臉書不斷改版,逼得我們也必須適應它的改變(除非你不用它......)。
隱私設定雖然有點麻煩,但是為了保護隱私,再麻煩也得好好了解一下。
這篇主要是以我的心得,加上反覆實驗推敲而來,不保證無誤喔。
![]() |
進入照片頁面 |
就從照片「標籤/Tag」,以及標記「你和誰在一起?/Who were you with?」開始講起。
※ 名字或是貼文(post)會不會被看到?會:O,可能會:△,不會:X
出現頁面/選項 | 標籤出你的朋友 Tag this Photo | 編輯 → 你和誰在一起? Edit → Who were you with? |
照片下方的註解 Caption | O (名字) | O (名字) |
【個人檔案】 Profile | △(貼文/照片) 依【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】 | △(貼文/照片) 依【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】 |
【有你在內的相片和影片】 Photos and videos of you | △(照片列表) 依【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】 | X(照片列表) 依【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】 |
以下說的「出現」是對除了你自己以外的其他人而言。
只要你被 tag,照片頁面下方的註解就會出現你的名字,
但是被 tag 的照片和貼文(post)會不會出現在個人檔案頁面上?會被哪些人看到?
就要根據你【標籤運作方式 → 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】的設定了(下一篇說明)。
照片被標記【和誰在一起(with)】的話,該照片不會列入【有你在內的相片和影片】。
如果【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】的設定是開放給朋友觀看,那在個人檔案頁面上就像這樣:

如果照片被標記【和誰在一起(with)】,
又不希望貼文(Post)顯示在個人檔案頁面的話,
就在該張照片下方選擇【從個人檔案頁面移除/Removed from Profile】;
希望加入個人檔案頁面就按【加入/Add photo to your profile】。
如果希望自己的名字不要出現在照片頁面,
就請上傳者不要標籤你(Tag)也不要標記你(Edit → With)。
已經標籤了(Tag),就自己移除。
麻煩的是標記(With),若要名字完全不出現,必須請原 po 幫你移除掉,
自己頂多只能選擇【從個人檔案頁面移除/Removed from Profile】。
下一篇會說明【 個人檔案最大能見度/Maximum Profile Visibility】和【個人檔案審查/Profile review】如何搭配運用。
然後,下下一篇會以上傳照片者(相簿擁有者)的角度來看隱私設定。